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

        人口总量稳增长 城镇化水平提升

        来源: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统计局 发布时间: 2022-09-29 15:02
       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

          人口是社会发展第一资源,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,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随着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口在数量、质量及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积极变化,人口总量平稳增长,人口素质大幅提高,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,人口集聚效应显着提升。

          一、人口总量平稳增长

          (一)人口总量居全省第六位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始终坚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念,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口政策,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,常住人口总量平稳增长。2012年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常住人口291万人,2021年达到315万人,居全省第六位,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.5%;与2012年相比,共增加24万人,年均增加2.4万人。我市常住人口累计增长8.2%(年平均增长0.8%),

          增长速度仅次于厦门、福州、莆田,位列全省第四位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(二)生育政策调整成效明显。为积极应对低生育率、人口老龄化、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等问题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审时度势,适时作出了重大决策。2011年,实施“双独二孩”政策,允许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;2013年,“单独二孩”政策放开,允许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;2016年,“全面二孩”政策正式实行;2021年5月31日,国家开始实施“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”政策。随着生育政策陆续放开,为宁德人口均衡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,但长期来看刺激作用逐步减弱,人口出生率从2012年(13.0‰)上升至2017年(14.2‰)后逐步下降至2021年(9.03‰),其中,2014-2017年“二孩”政策实施期间,全市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4.0‰至14.2‰之间。2017年出生人口数为近10年的最高值(4.36万人),2018年起出生人口逐年减少、出生率下降。

          (三)人口分布继续倾向沿海地区,聚势明显。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网络日趋便利,人口流动愈发频繁,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程度明显增大,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。从分区域看,2021年蕉城、福安、福鼎、霞浦沿海4县(市、区)常住人口227.3万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72.2%,比2012年提高1.4个百分点。古田、屏南、寿宁、周宁、柘荣山区5县常住人口87.7万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27.8%。山区县中人口最多的为古田县,常住人口32.2万人。屏南县、周宁县和寿宁县分别为13.9、14.8和17.6万人。柘荣县为全市人口最少的县域,常住人口9.2万人。从增量看,人口分布向沿海集聚明显。与2012年相比人口增长最多的3个县依次是蕉城区、福安市和周宁县,分别增加15.2、3.3和3.3万人,增长31.7%、5.7%和28.7%。数据表明,这十年来随着我市产业经济的发展,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和外出返乡人口回流。

          二、人口结构呈现积极变化

          (一)人口年龄结构总体均衡,呈“中间大、两头小”。分性别看,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全市常住人口中,男性人口164.18万人,女性人口150.50万人,常住人口性别比109.09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,比2010年下降0.62个百分点,表明我市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。在年龄结构方面,2020年全市0-14岁、15-64岁、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依次为20.6%、66.7%、12.7%。与2010年相比,0-14岁、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分别提高4.9和3.5个百分点,15-64岁人口比重下降8.4个百分。人口年龄结构仍呈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、老年和少儿人口比重小的典型“中间大、两头小”橄榄状,这一方面反映出宁德仍处于劳动力供给充足、人口社会负担处于合理区间;另一方面,15-64岁人口比重下降,也反映出劳动力资源呈现减少趋势。

          (二)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,结构变化明显。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全市共有家庭户109.84万户,家庭户人口为299.05万人;集体户4.39万户,集体户人口为15.63万人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.72人,比2010年的2.99人减少0.27人,但仍能保持在“三口之家”的最基本数量底线。从家庭户规模结构来看,户规模类别占比前三位依次是,一人户26.2%、二人户25.9%、三人户20.0%。而2010年占比前三位依次是,三人户23.0%、二人户21.7%、一人户20.6%。一人户代替三人户成为全市家庭户占比最多的类别,二人户占比也出现提升,家庭结构变化明显。数据表明,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,全市人口流动性增强,受住房条件改善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,家庭规模逐渐缩小,家庭规模结构也随之发展变化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(三)各民族人口均衡发展,畲族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超八成。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全市汉族人口296.75万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94.3%,比2010年增加31.42万人,增长11.8%;全市共44个少数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17.93万人(包括未定族称人口及入籍人口,下同),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.7%,比2010年的16.87万人增加1.06万人,增长6.3%。少数民族中,畲族人口15.5万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为86.4%,为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主体少数民族。此外,回族、苗族、壮族、土家族、彝族、布依族人口超过1000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达11.0%。

          三、人口发展质量不断提高

          (一)人口文化素质提高,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。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0.94万人、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40.88万人。与2010年相比,全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加16.13万人,增长1.09倍,年均增长7.7%,增长率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二;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增加6.25万人,年均增长1.7%,高于全省年均增速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247人上升为9834人;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.23万人上升为1.3万人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.83年,比2010年增加了0.55年。文盲率由3.1%下降为2.7%。一方面,体现了十年来我市全面实施“双高普九”政策取得了成效,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,人口素质明显提高;另一方面,体现了我市近年来实施“三都澳人才计划”“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八条措施”等招才引智政策,吸引大量高学历人才,政策红利充分释放。

          (二)人口健康水平稳步提高,平均预期寿命延长。伴随经济发展、医疗条件有效改善,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,我市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明显提高。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7.84岁,居全省第四位,低于厦门、福州和漳州;比2010年增加3.05岁。其中,男性75.14岁,比2010年增加2.9岁;女性81.32岁,比2010年增加3.01岁。

          四、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

          (一)城镇人口规模稳步提高,城乡结构持续优化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宁德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,人口城乡分布格局持续优化,城镇化率持续提高。2021年,全市常住人口中,城镇的人口195.93万人,占62.2%;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9.07万人,占37.8%。与2012年相比,城镇人口增加48.77万人,乡村人口减少24.77万人,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.6个百分点。分县(市、区)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蕉城(69.5%)、福安(66.2%)、福鼎(64.7%)、柘荣(64.2%)。

          (二)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显着增强。随着城市综合实力增强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、基础设施完善,人口逐步向中心城市集聚。全市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县(市、区)由2012年的2个(福安市、福鼎市),发展到2021年的3个(蕉城区、福安市、福鼎市),其中蕉城区常住人口63.2万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20.1%。为全市唯一人口净流入地区。

          (三)人口流动更加频繁,市区内流动人口快速增长。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全市人户分离(居住地村居与户籍所在地村居不一致)人口110.88万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.1%,平均每10个人就有3个人是人户分离人口,与2010年相比增加48.6万人,增长78.05%。其中,市区内流动人口15.6万人,比2010年增加13.05万人,增长5.12倍。数据表明,随着宁德经济社会发展和以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升,人口流动更为活跃。城镇化提速,有助于我市劳动生产力提升,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,为谱写“宁德篇章”提供坚实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