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受疫情影响全市用电负荷下降,同时雨水偏丰水电增发火电减发,我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体运行在下行区间。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61.48万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0.5%,主要特点:
一、原煤消费量下降11.4%
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770.43万吨,同比下降11.4%,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2.6个百分点。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电力、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。两大行业共消费原煤748万吨,占全市原煤消费量的97.1%。主要是火力发电加工转换原煤投入558.06万吨,同比下降13.8%,拉动全市原煤消费同比下降10.3个百分点。
二、六大高耗能行业“两升四降”
分行业看,我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649.06万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4.7%。其中,“两升”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4.80、323.41万吨标准煤,同比分别上升18.1%、1.4%;“四降”行业分别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,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27.69、8.64、38.59、235.93万吨标煤,同比分别下降4.7%、16.1%、5.3%、12.5%。
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情况
单位:万吨标准煤
行业 |
本期累计 |
增长% |
六大高耗能行业 |
649.06 |
-4.7 |
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|
27.69 |
-4.7 |
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|
14.80 |
18.1 |
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|
8.64 |
-16.1 |
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|
38.59 |
-5.3 |
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|
323.41 |
1.4 |
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|
235.93 |
-12.5 |
三、九个县(市、区)能耗“六升三降”
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超10%的县(市、区)有蕉城区、霞浦县、屏南县、周宁县。其中,受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能扩大、宁德蕉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库影响,蕉城区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2.5%;受时代新能源科技入库,福鼎市同比增长8.5%;受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线扩大,霞浦县同比增长29.5%;受屏南时代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产能扩大,宁德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屏南时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库影响,屏南县同比增长46.4%;受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入库,周宁县同比增速高达190.1%。
下降的县(市、区)中,受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价格走高产量减少,寿宁县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6.8%;受荣兴(福建)特种钢业有限公司疫情及多次设备检修停产的影响,柘荣县同比下降26.7%;受今年水电增发火电减发,福安市同比下降6.4%。
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九个县(市、区)综合能源消费情况
单位:万吨标准煤
县(市、区) |
全年综合能耗 |
同比增长% |
蕉城区 |
101.89 |
22.5 |
福安市 |
531.58 |
-6.4 |
福鼎市 |
87.96 |
8.5 |
霞浦县 |
16.06 |
29.5 |
古田县 |
4.71 |
1.7 |
屏南县 |
1.95 |
46.4 |
寿宁县 |
5.28 |
-6.8 |
周宁县 |
7.67 |
190.1 |
柘荣县 |
4.38 |
-26.7 |
四、工业用电持续稳定增长
2022年,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始终保持较快增长,全社会用电量286.4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2.7%。其中,工业用电量215.2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4.2%,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2.0个百分点;12月当月工业用电量17.73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3.2%。
尽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,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能源消费总量还存在结构性问题:一是能源消费中煤品燃料占比超过六成,天然气占比则不到一成,能源结构“富煤低气”导致碳强度偏高,且天然气价格偏高,不利于推广;二是电力、黑色金属作为我国碳排放排名靠前的行业,也是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消费和用煤大户的行业,同时短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这两个行业的依赖性难以替代。另外,我市属于欠发展地区,原有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数相对较小,要控制总量的难度较大。因此,建议要加大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关注。一是坚持节能优先发展战略,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。二是加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,推进垃圾焚烧发电、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发展。
中央部委网站
省、市政府网站
设区市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
其他
中央部委网站
省、市政府网站
设区市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
其他
联系我们| 站点地图| 隐私保护| 关于我们| 法律声明| 收藏本站 收藏本站 取消收藏本站
网站标识码:3509000001
闽公网安备:35099902000024号
闽ICP备11005255号
版权所有: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主办: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人民政府承办: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人民政府办公室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